牡蠣的養殖

緣起:
牡蠣養殖歷史悠久,在中國大陸始於明朝,當時漁民在沿海養殖。先在海中取牡蠣殼散佈在淺海沙泥海底,讓牡蠣自然生長,過一年收成後,再散佈蚵殼。因水中魚蟹會吃牡蠣,漁民先以石塊圍護,後來再用竹枝插圍保護,牡蠣也開始在竹枝上生長,此為插竹式養殖之始,沿用至今。以彰化鹿港為發源地。

牡蠣生長的環境條件需要是含有適當腐質的沙黏土海灘,退潮時能露出水面二十至三十公分,北面若有地形、地物阻擋北風侵襲者更佳,牡蠣種苗一般均採自天然的,台灣牡蠣終年生殖腺飽滿,隨時都可採苗,每年 9~10間最多,3~4月最少,其他都有少數苗可附著。台灣採苗一般分二個時間,一為7~8月間,10月至翌年2月間。牡蠣著苗約20天後,運搬到達目的地將其放入海水中,然後加於串成蚵串,分掛養殖架上。


日據時期及光復初期插篊式牡蠣養殖

台灣主要養殖區分布在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及澎湖縣。因為牡蠣在15℃以上即能成長,所以全省海域都適合養殖。其養殖方式,依各地地形不同而異,在較淺海域或潮間帶大都使用插枝式及平掛式養殖,較深的海域則採垂下式養殖。現在為了避免受到河川污染的影響,而發展出以竹筏式和延繩式的養殖。


牡蠣養殖
方法
本省牡蠣養殖可分為下面幾種:插枝式(插篊式)、垂下式(簡易垂下式)、平掛式、竹筏延繩式。
現介紹如下:

1.插枝式(插篊式)---電線桿養殖法
適宜地點:
沙質海岸又產竹子地方
養殖方法:
自來即利用竹子插在沙灘讓其自然附著然後加於養成之方式進行,以後更發展在蚵枝上頭夾於牡蠣殼做母殼以增加附著空間增大生產量。

養殖地點:
插枝式一般養殖場即為採苗場(少數有移殖或人購買已附著之蚵枝),所以即依據地形加於插枝,每枝距離20~30公分,排成一列,列與列間隔35~50公分,每2~5列稱為一陵,而陵間距離為 70~120公分。插枝時利用蚵鑿引穴,插入蚵枝。則插入蚵枝採苗其插入深度約蚵枝1/2,然後隨成長再調高蚵枝留1/3在土中,使低層之牡蠣得於成長。

近來為求增產及減少蚵螺之危害,利用蚵串掛在蚵枝間,俗稱電桿式養殖,已普遍被應用。


2.垂下式(簡易垂下式)---(倒棚仔)

適宜地點:一般使用在內灣、潮溝間,退潮時能有1公尺水深,蚵串可露出水面50公分者為最適當。

蚵架: 垂下式養殖棚(蚵架)一般採長方形設計,而且與海流成垂直為宜,增加通過蚵串之流量使牡蠣攝食機會增多。

蚵串與採收:
蚵串的長短依據蚵架高低左右,大約1~2公尺,每串約有 5~12個母殼,母殼間隔15公分左右,中間早期用竹管或塑膠管加分隔,由於管破裂易使母殼重疊在一起,近來塑膠硬繩便宜,所以只用打結來加於分開固定,收成用剪刀切斷即可,反而方便。又蚵串底部距地面30公分左右,避免蚵螺爬上蚵串造成損失。


 

3.平掛式

適宜地點:
在較淺的海灘,尤其排注水溝,由於不易實施垂下式而加於變型為平掛式。

蚵架:

平掛式蚵架一般為細長形之單排式,少數採用雙排式。也利用刺竹頭做為基柱,然後只在兩頭加上橫桁,但長度太長中間也加橫桁,以增加堅固,然後在兩邊加上縱桁即成蚵架。


 

王功地區平掛式


4.竹筏、延繩式【退潮時還有浸海水,所以牠終日進食,長比較快,但肉質軟】(浮棚仔)
適宜地點:
由於海岸污染時發生斃死現像與綠牡蠣而逐漸向外海移動,深度增加下無法建蚵架,應運而生的竹筏式、延繩式逐漸被採用,連帶也使本無養殖之澎湖、台東地域加入養殖行列,而且由於污染較少而成為生食之名產的產地。

蚵架種類:
1. 竹筏式(麻煩、怕風浪)一般採用養殖架搭在浮子上面,如此養殖架易受風浪襲擊而遭到被破壞損失,如將其改在浮子下端如此風浪只是影響浮子浮上浮下,而養殖架影響較小,而且蚵串不易受到漂動而互衝讓牡蠣脫落損失,有其利點但搭架上即較為麻煩,所以只限在風浪較大地域為之。



台灣南部沿海發展,以深水竹筏式養殖牡蠣。


2.延繩式(簡單、不怕風浪)
主要利用二條尼龍繩平行掛在浮球之兩端(距離多40公分左右),每個浮球距離約6~8公尺,視蚵串重量而定。延繩式由於主繩約在水中只有浮球在水上漂浮,所以蚵串受沖擊較小,所以適合在風浪地域養殖。

 
牡蠣的收成:
台灣牡蠣殼長達4公分以上即可加於採收,所以一般垂下式養殖4~6個月插枝式要8~12個月(以橫吊方式在近海處養殖牡蠣,漲潮時牡蠣進食,退潮時休息消化,如此牡蠣才會結實有嚼勁,不會過於鬆軟缺乏口感。),受酸性污染如台南北門地域要1年以上方能收成。一般收獲有7~9月,11~ 2月 2個盛期,鹿港和王功則在5~7月、10~12月為盛期。

王功村民活動中心壁畫